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2014年学院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4-02-25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4年学院党政工作要点

2014年是学院转型发展的开局之年,任务繁重,完成本年度各项工作对学院发展至关重要。本年度工作的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工作作风,凝心聚力,深化内涵建设,推进学院转型发展,建设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一、加强党建工作,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市总体部署,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遵循“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的具体要求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学习教育放在首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克服畏难情绪、麻痹思想和等待观望等心态,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以踏石留印的劲头纠正“四风”,切实解决学院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树立密切联系师生的工作作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2、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党委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坚持依法办学、民主管理,建设一个思想解放、开拓创新、坚强有力、为民务实清廉的学院领导班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提升干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品格。按照中央新修订的《党员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干部任用导向,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市委“五个常态化”的规定,结合学院工作实际,适时对学院的二级院部进行整合,对干部进行交流、调整和充实,为学院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廉政教育,以革故鼎新的精神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体系,落实党风廉政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制度,强化党员干部“护廉网”。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制定《信阳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贯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加强制度建设,筑牢反腐倡廉的制度“笼子”。加强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监督监察,做到违纪必究,有案必查;加强对学院重要工作和敏感岗位的监督。完善党务公开和院务公开工作。

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各党总支和党支部在推进学院转型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完善二级院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二级院部的和谐党政关系。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对新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5、加强学院宣传和统战工作。坚持正面宣传和正面引导,凝聚促进学院发展的好风气和正能量;加强网络宣传和网络管理工作,积极做好舆情监控和研判,防止有害信息传播。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学院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学院工作中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做好国家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促进文明、和谐校园建设。

7、加强安全稳定工作。各部门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围绕学院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深入调研,摸准实情,集思广益,依法依规科学应对,进一步加大宣传解释工作力度,释疑解惑,凝聚正气,维护学院稳定大局。

8、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争取教育部和省、市支持,筹备建设“中国德育馆”,建设大学生德育教育科研和德育实践基地。

二、加强内涵建设,推进学院转型发展

9、加强内涵建设的顶层设计。成立学院内涵建设领导机构,负责内涵建设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制定内涵建设方案,明确内涵建设的思路、目标、时间表、路线图和具体措施等,实现内涵建设在关键节点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强力推进学院转型发展。

10、加强教学和学生工作。适时召开学院教学-学生管理工作会,研讨内涵建设和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解放思想、提升认识,明确思路、落实责任,夯实学院内涵建设、转型发展基础。

11、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设品牌骨干专业,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做强医药卫生类专业,做精文化教育类专业,做大应用技术、经管、服务类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和“强优、改老、调困、育新”八字策略,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与改造指标体系和时间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设置专业。对连续三年招生不景气、与地方产业布局不同步的专业予以停办和进行改造。实施品牌骨干专业引领工程,以院级品牌、骨干专业建设带动优势专业群发展。建立以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等一批重点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努力打造国家级品牌专业。

1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每个二级学院至少确定一个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针对不同专业及专业方向、不同岗位人才标准,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符合专业特点、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行“一专业多方案”。

13、强力推进课程改革。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学生实际,从职业岗位能力入手逆向设计课程体系。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全面修订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减”、“增”、“降”、“加”,即减少单纯的文化课程(数、理、外)或改为讲座(政治),增加综合素能培养课程;降低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深度,加强核心技能课程实践教学,优化课程设置,对课程体系进行颠覆式改革。

14、遵循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深化校企合作。每个院部推出一个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引导合作企业实质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实现校企合作共育人才上有新突破。每个院部争取一个校企合作项目,把企业的资金、设备和职工的培训业务等引进校园,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上有新突破。

1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思路和方式,加大对紧缺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引进力度,引导青年教师根据学院专业建设需要,转变专业方向,根本改善部分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短缺的状况。加强对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和任职考核,加强师德和教学技能培养。落实好专业课教师到医院、企业等生产一线顶岗实践锻炼的制度,完善“双师”型教师奖励支持制度和培养具体措施,提升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

16、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按照学院“22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求(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建立两条教学质量保障线,坚持四项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狠抓制度落实,强化检查结果的运用,引导和督促教师将全部精力、智慧和责任心向提高教学质量聚焦。加强对实训课教学和学生实习的管理、考核,优化实训课程安排,保证实训课课时数和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学生实习管理和考核的新方式,保证实习效果。

17、围绕内涵建设和学院转型发展,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科研项目的申报,争取质量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申报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三、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提升学生管理水平

18、创新学生日常管理。持续完善学生教育管理预警机制和学生教育管理学分制,探索做好提前就业、实习和参军入伍等学生的管理方式方法,把严格管理和主动服务与促进学生就业紧密结合起来。

19、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探索构建符合专业特点、与实际岗位零距离对接的班级管理模式,寓育人于管理。

20、创新学生辅导员培养、管理和培训工作机制。加强学生辅导员“进入”和“退出”制度建设,扎实开展辅导员“六项基本技能”培养训练,适时举办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养。

2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项目,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和提升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每一个二级院培育一个校园文化特色品牌项目。

四、加强招生就业工作,提升工作整体效能

22、建立招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学期召开1-2次联席会议,专门研究招生就业工作。坚持招生就业“一把手”工程,持续做好招生工作,发挥好招办和二级院部的两个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二级院部定点招生宣传的包干区域,各二级学院创建十个以上核心生源地,严格落实“一人一生”招生政策,争取各类新生数达到6000人以上。创新成教工作思路,拓展招生领域,成人函授招生达到600人。

23、强化招生就业工作。构建招生就业奖惩评价机制,将各单位招生就业工作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和奖惩事项序列。完善二级院为主的相关招生就业工作制度,建立招生就业的专门组织机构,培训一批招生就业骨干。

24、加强联合办学工作。深化与银河学院和深圳海兴公司的联合办学,联合招生争取达到1000人。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力争实现新突破。积极与本科院校联办本科专业,争取新突破。

25、加强就业工作。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宣导工作,引导学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为学生专升本、特岗教师招聘、应征入伍、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聘等做好服务;加强就业课的指导工作,做好大学生创业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服务工作,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新校区资源,科学规划,在新校区开辟大学生创业园和孵化园,以创业促进就业。开辟长期稳定的学生就业基地,2014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五、抢抓机遇,促进学院更好发展

26、承办好“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大学生组田径运动会”。抢天夺时,依照规范加快田径场地建设,完善学院体育教学和训练场所等相关设施,扎实做好竞赛方面和参赛人员接待等前期筹备工作,确保运动会成功举办,进一步展示学院新校区建设成就,提升学院声誉。

27、积极争取全省护理类职业技能大赛举办权,进一步增强学院护理专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打造“名”专业。

28、发挥好学院110周年校庆效益。持续做好校友联络工作,举办好2014年校友返校日活动,建立常态化的校友联络机制,争取广大校友对学院发展建设的支持。

六、加快家属区和新校区后续工程建设,提升新校区效益

29、强力推进新校区家属区建设,确保1-13号楼建成交付学院教职工入住,14-21号楼全部封顶,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增强教职工对新校区家属区建设工作的参与和支持,在工程建设的关键节点组织教职工参观座谈,了解工程建设情况和存在困难,提升教职工对家属区建设的认知,以实际工作成效统一思想,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控,确保工程优良率达到100%。统筹安排家属区附属设施建设,完善家属区住居功能。通过“教代会”广泛征求意见,平衡各方面利益诉求,制定新校区家属楼分配方案,确保分配方案“五一”前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七一”分配完毕,实现“教师节”前部分教职工入住。

30、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扎实做好新校区建设工作。精益求精、履职尽责,确保新校区建设工程质量;攻坚克难,主动作为,解决好新校区建设的资金和征地补偿遗留等问题;认真做好新校区建设工程档案建设,为新校区工程验收和后续管理做好资料准备;排除万难,一鼓作气,完成南大门区域的5万㎡的工学院、理学院和科研楼等10栋教学实训用房和新校区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新校区建设任务,夯实学院整体搬迁的基础。

七、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师生能力

31、加强后勤服务工作。后勤服务工作重心转移到新校区,建立科学高效的后勤管理和服务机制,完善后勤服务工作的档案建设,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创新和规范学生食堂和商业一条街运行管理制度,上半年启用西区学生食堂和东区商业一条街,加强学生食堂和特色摊点建设,增强服务能力。积极做好新校区环保节能工作,形成科学用水用电和节约水电的制度体系及良好氛围。加强新校区建成区域的绿化和运行管理,把美丽的新校区管理好、运行好。探索将新校区部分后勤服务工作与学生勤工俭学和学生创业结合起来的具体办法,将相关后勤服务工作交予学生负责,学院向学生支付合理报酬,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2、加快新校区信息化校园建设。按照数字化、智能型的现代化校园的建设要求,以应用为核心,打造更完善、更有效的数字化校园,提高效益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33、加强新校区图书馆运行管理。尽快完成图书的搬迁和上架工作,开展对师生服务。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新馆剩余区域的利用及图书馆日常保洁和安全保卫工作。

34、统筹新校区的安防规划。加强对新校区重要区域、重点部位和进出路口的人防、技防、物防设施建设,强化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八、其他工作

35、加强共青团工作。扎实开展共青团主题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深入开展“学雷锋”和“文明月”活动,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志愿者精神,引领校园文明风尚。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

36、加强老干部和退休工作。工会和离退休工作处积极组织老干部和退休教职工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及其他有意义的活动。维护老干部权益,支持和帮助老干部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

37、扎实做好财务、资产管理工作。财务工作坚持科学谋划,厉行节约的原则,为学院正常运转和新校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积极主动做好学院债务化解工作,维护学院资金链安全。成立学院校园卡财务结算中心,机构人员、经费和办公地点落实到位,全面实施“校园一卡通”,服务师生。严格落实上级关于“三公经费”的管理规定。积极做好公务卡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实行公务消费使用公务卡制度。进一步完善学院资产管理体制,提升资产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38、扎实做好培训工作。创新思路、积极作为,探索送培训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到产业集聚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争取更多政府培训项目和行业企业培训项目,创造更大效益,培育学院新的增长点。

39、扎实做好共青团、工会、学报编辑、外事、保密、信息、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工作。

40、切实加强对学院附属单位的建设和管理,提升附属单位服务实训教学的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附属医院加快综合病房大楼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全年业务总收入达到1.2亿元;住院患者达到10000人次,实现良好经济效益。附属小学以建队伍、抓改革、强能力、创特色为重点,大胆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信阳市基础教育“名校”。

上一条:十九大专题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下一条:梁院长在2014年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返回顶部